桑蚕文化研学

发布时间:2025-05-22 20:40 作者:大鲸鱼 来源:大鲸鱼
文章摘要:蚕丝研学活动内容非常丰富,首先对蚕蚕桑文化、传统缫丝技艺做初步了解,通过喂蚕、缫丝纺纱等互动体验,在操作探索中提高了动手能力,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,收获一段难忘的时光。


活动名称:走进桑蚕课堂,探索生物奥秘

活动地点:桑蚕文化研学基地

教学目标: 

了解现在农业、亲近农桑、了解蚕的一生,体会一针一线背后的辛勤。感受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美好。

微信图片_20210827102221.jpg

幼儿园集合,出发蚕桑研学基地

早上迎着晨光,在研学老师们的组织下,孩子们袄序井然地踏上了开往研学旅行地的大巴车。

在路上,研学老师会简单介绍本次活动,并向同学们抛出了问题,引发大家的好奇心和带领大家去思考。

比如:知道我们身上的衣服是怎么来的吗?古代人是怎么织布做衣服的呢?知道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呢……

到达目的地后,大家稍作休整,研学老师带着大家走进蚕桑基地探寻答案,并走进我们传承数千年的农耕蚕桑文明,在研学中收获知识和乐趣。

微信图片_20210827102236.jpg

蚕桑基地导赏,近距离观察蚕宝宝,认识蚕宝宝的一生


蚕是一种很娇贵的小动物,对生活的气温、湿度,吃的桑叶都有要求,但它又是辛劳且无私奉献的小动物,我国自古就有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的诗句,表示人们对它的喜爱。

同学们跟着研学老师来到蚕桑文化授课教室,通过观看影视片、老师讲解,去详细了解蚕宝宝的一生

走进蚕室,观看玻璃房里不同生长时期的蚕宝宝,包括卵、幼虫、蛹、蛾,聆听研学老师的讲解,了解每个发育阶段的特点,通过近距离观察,加深对蚕宝宝的了解。

传统缫丝技艺展演,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

了解了蚕宝宝的知识后,我们不禁要问:蚕宝宝吐出的丝,是怎么变成我们身上衣服的呢?

这就不得不提一位人物:嫘祖。


据传嫘祖是黄帝的妻子,是她教会了人们养蚕和治丝,春帮助古代人们告别蛮荒走进农耕文明,功高日月、德被华夏,被后人奉为“先蚕圣母”。

我们先请研学老师讲解我国“丝绸文化”的伟大,并为大家展现古代华丽的丝织品,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辛劳。而后请基地老师为大家展示传统缫丝技艺,感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。

体验手剥蚕丝棉,感受蚕丝的柔软与蚕丝制作的过程;手工蚕茧DIY,给蚕茧创意上色。

桑蚕面食DIY 

利用桑叶、桑葚、等材料制成面团进行创意制作。

采摘桑葚

了解完软知识后,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:采摘桑

同学们跟着研学老师来到青翠欲滴的桑园,用眼睛看、鼻子闻、手摸一摸这蚕宝宝最爱的绿色食物,了解它有哪些新奇之处。

其实桑树在我国也有独特的地位,桑树全身都是宝桑叶、桑葚、桑白皮、桑树根都有入药的作用,因此古时桑树又有“神树”之名。

微信图片_20210827102324.jpg桑葚的生长特点、生长的变化:颜色、大小、形状

微信图片_20210827102334.jpg采摘大丰收


自然游戏

园区内找寻一些树枝、树叶、花朵、石头等物料分小组进行,每个小组利用找寻到的物料,做出一幅创意的自然画。

微信图片_20210827102408.png认领蚕宝宝

微信图片_20210827102412.jpg本次蚕丝研学活动内容非常丰富,同学们首先对蚕蚕桑文化、传统缫丝技艺做初步了解,通过喂蚕、缫丝纺纱等互动体验,在操作探索中提高了动手能力,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,收获一段难忘的时光。

幼儿的成长体验非常重要,他们看过的风景、学过的知识、动手的收获,都将内化为力量,影响孩子的一生。

这是一次知识与探索并重的研学活动,干货满满,孩子们收获一次难忘的成长机会。


477人读过

热门文章

大鲸鱼研学

最真的教育是实践;最美的教育在路上

给宝贝的好奇,一个完整的答案